銘傳大學-資管系專題研究~94級第六組
資管三甲 何少華特色~慢慢變成現在商品的標籤"能用"~不再能滿足我們對商品的需求同性質的商品越來越多~~要怎麼樣別人買你的產品~~和別人"不同"的特色就是勝出的關鍵~~現在找工作似乎也能套用這套理論~每位求職者都是商品~公司是顧客~~當每位求職者的能力差不多~~要怎麼讓公司用你~~什麼東西能讓你脫癮而出~我想......就是"設計個人特色"。我們的環境~不太希望我們"多想"老師說什麼~學生只能乖乖照做~父母說什麼~小孩只能乖乖接受~長官說什麼~士兵只能忍氣吞聲~如何用同樣的成本創造更大的利潤~如何用更短的程式碼完成相同功能的系統~要怎麼樣才能讓我們的生活更方便~這些都需要我們去思考~~而且是拉遠+多元的思考~但只有思考~~是不夠地還要去接觸、接近~~一位沒接觸過管理工作的人~~很難想出更造更大利潤的方法~~一位沒接觸過報稅系統的programer如何知道怎麼樣能簡短程式碼~一位沒戴過圍兜兜洗碗筷的人~怎麼會知道如何能讓圍兜兜在洗碗時幫上忙~很多時候我們想東西~都會認為當下想的就是最好的~在被拒絕、被否認後~就像連續被甩100次般的傷心~成功、近乎完美的東西~是需要經過多次進化地~一顆讓世人瘋狂地鑽石~~不是一挖出來就長那樣~~而是需要很師傅"多次"研磨~~拋光~~才能變成讓人願意掏錢買它來求婚或送老婆的鑽石
資管研一 施佳惠在賣商品之前,先要把自己給推銷出去!發明好的商品,更要讓人注意到商品。創新不需要很高的科技,但是需要懂得法律,以及懂得如何應用與整合其附加功能。經過思維後,讓商品更具價值性。透過科技帶動服務,服務增加科技價值!多數的發明在於其高功能性,但是可惜的是,外觀美觀性差,不是一件受消費者親睞的商品。需經過設計包裝後,成為一項商品販售。建議可以把握三大要素:1.市場 2.技術 3.資金我們常常聽到成功發明人分享成功的路程,但在那一些不成功的商品背後,其實也是有它一番的努力與用心在裡面,也許產品功能性很好,也很具市場需求,但是,因為行銷通路、或者包裝等等的因素,而造成商品無法有很高的銷售量。就像歐先生和我們分享他的產品:ETC防滑止墊,因為和ETC公司的政策相違,所以無法一同與ETC銷售,成為一般性用品,只能用更高的價格,在汽車精品行販售。就是他毫不保留,分享他不成功的例子。也許,我們可以記取前人的經驗與教訓,和我們在創新發明的這一條路上,學習更多。
資管三甲 鄭亦淵這一次的課程分為三個階段,第一個階段是自我行銷,陳鴻偉理事長讓我們從DIY製作一個名牌開始,動手做動手學,雖然看似不起眼的一個小小的名牌套,裡面卻有著大大的學問,在這堂課裡我們所學習的是建立人脈關係,因為人脈關係是發明家的重要資源。我想起之前聽鄧董的經驗分享時,他總是能脫口而出的說這個簡單,我幫你介紹XX先生,他是做這方面的專家,這個問題交給他解決就好了!諸如此類的談話。陳鴻偉理事長也給了我們一些的意見,希望我們可以儘快做好自己的名片,名片上面要有自己的照片,方便別人認識自己,此外也該開始學著去跟不認識的人交換名片。第二堂課是腦力激盪,由中央大學資訊工程學系的一位同學的作品「防潑水圍裙」,布質的圍裙在洗碗的時候容易被水濺濕,而塑膠的防水圍裙則是會讓水沿著圍裙流到腳上,為了避免這些問題,同學的解決方案是在防水圍裙上面加上一塊活動式的吸水布。我們花了很多的時間在這個作品上面討論,我認為可以再擴大吸水布的功能,除了吸水以外可以當作抹布來使用,而且最好是再加上抗菌的功能,理事長也提供了一些看法與意見:「發明人的創意通常只表達了功能!」理事長說除了功能以外我們可以進一步的去思考誰適用?是老人或小孩、圍裙的大小、使用的場合,去做不同的設計。我覺得如果是給老人或小孩使用主要功能就不會是防潑水而是防止衣服上的髒污,而且需要抗菌的功能。由市場或是贈品的考量,陳理事長則建議可以嘗試把圍裙設計成包裝的環保袋增強用途,售價與成本的定位則是考量到這樣產品能不能賺錢,這些都是陳理事長希望我們學習與了解,「發明作品」與「商品」的差異,商業的角度與發明者的角度是截然不同的,如果可以掌握這些原則然後修正與改進作品,成功的機率會更大。例如黃宜珊同學之前所提出的作品,改良式牙膏開口以節省牙膏用量,如果從牙膏廠商的角度來看根本就不會接受這樣的產品,因為節省牙膏的用量與銷售量產生矛盾衝突,但是若轉為贈品或者由消費者的角度則會覺得這是一個很好的設計可以讓消費者省錢。第三堂課是「與發明家的對話」,由歐志明先生來與我們分享,他們公司開發與生產的是「重複膠」這種膠具有環保零污染的特性,而且沒有殘膠的問題,歐先生也跟我們分享了他成功與失敗的經驗,曾經他為了掌握市場趨勢再ETC電子收費機開始推行的時候順勢開發了一個magic pad 的黏膠,希望搭配ETC使用,他一下子就把產品開發完成然後寄去給ETC的代理商,原本信心滿滿的他沒想到竟然被拒絕了,這個例子讓我們了解到產品的開發是需要透過充分的溝通與測試的,唯有充分的溝通與測試才可能開發出好的產品。
資管三甲 林姿雅要讓別人認識你,就得想辦法讓別人注意到你,因此要把自己有特色的地方展現出來。商品也是一樣的,要讓消費者購買你的商品,你必須想把法讓自己的商品引人注目,把商品的優點展示出來,而改進缺點,這樣才能增進買氣。所以發明一樣東西出來,不能很直接的就想讓他上市,必須去思考這項東西的市場、行銷手法還有實用性等,讓產品的缺點越來越少,這樣銷售出去的機會也就會更高。像歐副理事長發明出"好扯"這樣產品,但也把這樣的東西用在很多上面,讓他不單單只是雙面膠,也能夠變成一個防滑墊、黏貼性公仔等等,不停的想出更多的應用層,把市場擴張得更大,也同時能夠改善產品缺點讓產品更美好、更多用途。歐副理事長現在雖然很成功,但也曾失敗過,不過他因為有了挫折,使得他後來發明產品更加謹慎小心。所以不要害怕失敗,也不要擔心說出自己的想法大家不認同,這都是過程,因為與別人共同討論的同時可以得到更多,自己也能有所進步與成長。
應英三丁 孫婉婷如何把自己推銷出去是一件很重要的事。課程一開始陳鴻偉理事長就點出了這個重要的想法,也點出創造與發明的課程中一直講求產品的創意和特色的另一重要課題。雖然在學校的學習課程中,有些老師會告訴我們銷售自己的重要性,但始終沒有具體的點出how to and why,而陳鴻偉理事長靈活的運用名片盒教導大家如何讓別人能進一步的認識自己,加深別人對自己的印象而達到推銷自己的目的,讓平凡無奇的交換名片模式更人性化和有趣。另外,最令我印象深刻的是陳鴻偉理事長提到的"創意不一定要用最昂貴的東西最複雜的概念去創造,如何讓人抓到產品的特色並吸引顧客才是重點"。這句讓我想到為何3M日益受顧客信賴且能與其他產品不一樣的理由了,因為他們正是用最簡單的概念創造非凡的東西,他們從日常中取材進而改良成屬於自身品牌的產品,讓顧客用來更方便舒適,多了點細心,也讓他們的產品的特色更加分明。
資管三甲 江亦仙這次課程,傑出理事長派了題目讓大家腦力激盪說出對他的名片盒的看法,我覺得很有趣,大家都能動動腦說說自己的想法,不致於讓這個名片盒只是一個名片盒,他還有好多用途。真的很酷!還有協理說的市場機制、生產及消費者角度,原來一樣東西,除了賣不賣得出去外,連生產也要考慮,還有消費者族群的鎖定。真的都很重要。印象最深的還是歐副理事長的那個可以重複黏貼,並且洗過還可以繼續使用,真的讓我覺得這世上真是無奇不有阿!一項發明,從各個角度去看,要分析的還有很多,藉著大家討論批評指教,比自己慢慢想快多了,希望大家都能有東西可以成形。
很佩服陳理事長的獨立思考模式,經過兩次會議,發現理事長會不斷丟問題給大家思考,訓練大家對發明與創意的敏感度。剛開始的名片,除了表面上的實體,但實際上除了表達便利性以外,更是人際關係的延伸。後來翁先生在說明自己的發明時,和陳理事長都有個共同之處,兩位前輩的思考都很細膩,想想目前自己所思考的IDEA,不過都只是很表面的事物,發現了自己很大的缺點。雖然現在的自己很挫折,但每次的經驗都是非常寶貴且值得好好珍惜。
資管三乙 蔡羽承最近在想創意其實有遇到一些瓶頸根據生活上的麻煩想出來的點子總是會被自己推翻掉不是不可行就是沒商機不過這次理事長有給了我一些新的方向不管如何做出的發明終究是為了賺錢他說在賣商品之前要先把自己賣出去要如何讓人家想買你的東西這才是重要的所以想想其實也不用想的太多找出能解決生活問題的方法後剩下的就只是靠包裝了只要創意有特色加上良好的包裝相信就能成為一個不錯的商品了!
資管四甲 彭怡欣聽完整堂課後,讓我覺得印象最深刻的是,在課程開始時陳理事長就對我們說→你們賣的是什麼?那時其實我第一個直覺就是→我們賣的不就是商品嗎?就是自己的發明阿!但當答案揭曉時,陳理事長說:「第一個關鍵,就是要把自己賣出去,很多人在做簡報或介紹發明時,都忘了一件事,那就是先介紹自己,先把自己賣出去。」接著在跟陳理事長做著名片夾以及一一發表對於這個發明的優點時,讓我想起了自己以前在商業周刊上看過的一篇文章→人脈存摺。 這是一本屬於自己的財富存摺,無論我們在求學階段或是將來出社會後,人與人的接觸是不可少的,這時若能讓自己多去認識身旁的朋友、同事或者是同學,逐步的累積屬於自己的人脈,而在認識別人的同時,其實就是在推銷自己→把自己賣出去,就跟推薦商品一樣,要先了解自己的優點,改進自己的缺點,清楚自己的個性,才能把自己介紹給別人認識。而在這些過程裡,我們就會在每次的交友中學習、成長,更加清楚自己的個性及優缺點,當我們的人脈存摺累積越多時,我們所擁有的無形財富也就會更多了。 而在第二階段討論「防潑水圍裙」的創意發明時,更清楚了解到在當一個「創意者」的同時也要跨入「生意人」的思維。因為很多發明創意通常只表達了功能,而未能表達其外觀、耐用以及對於消費者真正的需求,所以在發明的同時,我們也須站在消費者的立場想想,我們的創意發明要如何吸引消費者,如何才能讓我們自己也想去買這樣的商品。 就像在最後的毆志明先生來跟我們分享他的發明「好扯」一樣,在他的發明上,我們看到了他的發明不但具備了方便性、實用性,可以重複使用以及可黏貼在任何地方的特質,在丟棄燃燒後也不劇毒性物質的環保特性上,對一個身為消費者的我就具有相當的吸引力,讓我想去買它。而一個如此優秀的產品,他依然還是有改良的空間,所以在我們自己的發明上,相信也還存在著能讓我們發揮自己創意改良的地方,所以我們要更加油、努力的去把自己的發明做到最好。
資管三乙 黃稚婷一項產品必須考慮許多要素如有它的售價、外觀、市場、成本等等。腦力激盪的防水圍裙,他的想法很好,只是還差一些欠缺考慮的點,所以榮譽理事長讓大家腦力激盪的為他想哪些還需加強改進。這種方式還蠻好的。在多數的創意,通常都只表達了功能,卻忘記了它的外觀。消費者,多數購買一件產品,只要是外觀不起眼,通常也會被忽略。所以一件好的產品,也要讓他表現出它的功能,還有它的特色,很重要。發明不是有想法就可以。也要去實踐,也不一定會成功。副理事長也分享了他失敗的經驗,產是靠不斷得實驗,溝通出來的,不是有想法就能成功的。
陳理事長有提到,人脈存款是很重要的,人脈的來至於名片,這次學習到每一次的講座,可以向演講者索取名片,這不僅可以讓自己的人脈增加,以後相關的問題,也可以很快的知道要如何索取相關資料。認識人,要記住人的長相和名字是相當重要的,以後如果再次相遇,能夠講出對方的名字,也可以讓對方感到很窩心。另外,在求學階段,可以先想好自己未來的路,提早做準備,才不會措手不及。對於中央大學的同學所以出的idea,我想學習的地方是,他將自己的作品做成PPT,畫圖動畫的呈現,可以讓聆聽者更容易的明白,這點是很值得學習的。
資管四甲 張貽婷課程一開始,陳理事長很貼心的幫我們大家準備了名牌,從原本一張不起眼的紙,經過DIY之後就變成了一個超好用名牌!由此可以知道創一是無限的!後來有一位中央大學的學生來介紹他所發明的東西"防潑水的圍裙",在他開始講解之後,我不禁覺得:對耶!幫忙洗碗的時候,的確會有這個困擾。之後我們就針對圍裙和布做了成本和外觀的建議,也詳細得去討論了它的市場性。課程的最後,"好扯"歐志明先生來跟我們講了一些他的發明歷程,不同的事,他並不像大多的發明家,只顧著講他是如何成功,歐志明先生也告訴了我們他失敗的例子,讓我可以從中學習,IDEA是會經過許多的失敗而得來的!
資管四甲 林鈺聆今天在陳理事長的授課之下,我了解到人脈是讓我們產品銷售出去和創意加倍益增的好方法,學習先將自己推銷出去,才能將產品推銷出去,我們將開始積極討論並且設計名片,實踐今天所立下的目標。在後來的課程當中,看到中央大學資訊工程學系的同學作品,覺得他很為身為女性的我們著想,防潑水的圍裙實在很貼心,顧慮到避免圍裙沾濕會滴到腳上,在防水圍裙周圍加上活動是吸水布,也可以拆下來做抹布使用,真的是很方便又是家家戶戶必備的孝順母親節禮物。記得鄧董說過,發明商品的第一件事就是有沒有市場性,品質功能再好的產品,沒有好好的把產品推銷出去,再高科技、再便宜也都徒勞無功。最後,歐先生的防滑墊是個有趣又實用的產品,在斜滑的桌上或是行動中的車子裡,都可以將我們的飲料或是怕摔的物品放在上面,甩都甩不掉,便利我們生活的一大發明,而這些偉大的發明是透過慘痛經驗累積,歐先生分享了失敗的案子和最後了解產品開發事前準備溝通是很重要的事項,我們必須謹記在心。
資管三乙 蕭昭明這次的課程,因為家裡有事,沒辦法到現場去真的覺得很可惜。不過事後看了當天課程的影片也提出一些心得首先就是「讓別人注意你,如何把自己賣出去」,這也是在建立自己的人脈存款,當你在需要擷取一些資訊或是知識的時候,能夠更快的取得需求,不用多繞圈子。再來是由中央大學的同學提出他們的創新發明,讓大家一起來討論,腦力激盪。透過這樣的方式,可以找出產品的缺點,優點,甚至是更多的應用方法。也必須要考慮到發明人與商業角度的考量,是有很大的差別的。最後是歐副理事長說跟我們分享了一些他的經驗,「必須要有充分的溝通與試驗才能夠有成功的商品」這事讓我學到很多的一點。
這是誰的文章?-----------賣的是什麼?誰知道你是買什麼?首先是讓自己被注意,如何讓自己被注意,就是要讓自己與眾不同,商品差異性愈高,勝出的機會愈高。讓自己的想法能實現,並可以不斷的改進,讓自己的創新用在多方面,大家就會知道,你的商品,對我很重要,我需要它。------------請告訴我yiyuan.cheng@gmail.com我會幫你把文章放回去。
資管研一 許惠婷今天的第一堂課就是→賣自己陳理事長說道~"在人際關係裡頭,首先要把自己賣出去"把自己如同商品般的賣出去、推銷出去,想要賣自己,首先,要讓別人注意到你,其次,不要害怕跟別人要名片,更不要吝嗇給人名片,因為名片是建立人脈的起源,而人脈~~正是金脈,今天的每個人都有一個很特別的名牌,從名牌上的凹槽、折痕、反折…等,不難發現它處處有巧思,在拿到名牌的瞬間,我覺得它是個很酷的玩意兒,對我來說,它不只是個產品,還是個很好的幫手,對於喜歡這種DIY的我,更是眼睛為之一亮。第二堂課→創意不需要高科技創意,也可以很簡單,先由中央大學的兩位同學先介紹他們的創意後,再讓大家來做個思考與討論,他們先從生活中的事情來引發創意再製成成品,在圍裙上動些手腳,就變成一個為人帶來方便的「防潑水圍裙」,進而再去思考它的外觀、功能、誰適用、成本、售價…等,這樣的討論過程中,是有趣、是好玩的,因為每個人對同一件東西都有不一樣的看法,而簡單的產品要將思維拉得更廣或拉到其他地方。每一個創意都是思考好、且具有價值的。只是它本身的可用性、有用性、易用性、價值、外觀…等皆不同罷了。社會利益來生產者/消費者/社會販賣者,千萬不要以為自己的成本就是最低的,在科技日新月益、思想無限創新的社會中,永遠都可以不停的找到製作出比目前產品的成本還要低的方式。創新發明的三要素1.市場(它是藍海還是紅海?)2.技術3.資金一個要到市場上的產品更需要考量到1.價格2.美觀3.實用性(功能性)4.市場性和市場價值其中,產品最重要的就是它的"價值"最後,由歐副理事長來與我們分享他的產品與經驗,我想,最難能可貴的是他願意同時分享成功與失敗的經驗給我們,有不少人甚至是企業,在對外做經驗的分享與傳承時,都只願意說出成功的案例,卻很少人願意分享曾經失敗的案例,能夠從失敗中記取經驗以求更大的進步、更大的成功,我想,這就是一個成功的人了。
資管研二 林建良創意除了是把自己賣出去之外,另一個層面來說也是替自己創造龐大的利益。以哈佛商業評論所提及的創新的要素在於,「廣泛、積極的利用資料和測試,來佐證、支持各種構想」。就很像Google的search agent的技術,就是一種突破過去以往的技術應用。並開發了一個對網站之間的關係做精確分析的搜尋引擎,相較於過去的搜尋引擎(如yahoo等網站),準確性也越高,透過此技術也強化搜尋的能力。當然這是一種技術創新的觀點,但就像理事長說的你要怎麼把自己賣出去,重點就是在於人脈。透過人脈,你才有辦法創造自己的價值。去想想,求學過程中是不是很多的人脈的協助。例如報考研究所的推薦信、社團或系會活動尋求協助同學或學弟妹的幫忙。其實我覺得幾次課程上來,有一個很重要的觀點就是使用者需求在哪裡。任何一個專利或發明,重點還是有需求才會有供給。如果說只是一昧的強調創新有趣,那實質的意義在哪呢?所以當大家在想創新的同時,其實還是要思考實用性才有辦法提升產品的使用率。最後,歐先生分享商品的成功與失敗的過程中,其實我腦筋浮想到另一個很不錯的案例。90年代初期荷蘭花卉交易市場導入資訊系統的個案,以當初導入資訊系統對於這樣的產業而言是一個很大的突破,且當初這樣的創新,應該能夠創造更多產業獲利的價值。但整個個案的結果卻是失敗的例子。這樣的結果跟大家常講的資訊科技的導入的成功這點上有很大的不同,很多時候會因為受到區域特性、消費型態的不同,而產生不同的結果。創新的重點還是在於市場性跟區域性。例如歐先生提及的防滑黏膠,在台灣這樣的發明是失敗的,但如果是把這樣的概念用到像美國這種高速公路電子化普及的國家,或許產品就會成功,因為符合市場性,相對的也符合市場需求。當然,這也是創意發明中很大的特質,像哈佛商業評論2008年4月刊提及的,Googley在網路世界的成功,就是在「每一次的失敗,都醞釀著下一次的成功,每一次成功之後,都要求百尺竿頭,更進一步」。所以失敗的過程,只是讓自己更加的突破自己的弱點,也可以經由失敗的經驗獲取下次成功的機會。
發明 一路上一定會遇到許許多多一定不是在自己所涉略的範圍內 , 這時候自己能運用自己的人脈去解決自己所需要的幫助 , 變成是很重要的事 , 是有讓我想到七月的第一次月會 , 老師要我們 做自我介紹一樣 , 如何讓很多人認識自己 , 越多人認識自己自己也認識越多人 , 那代表的自己擁有的越多的籌碼雖然一直 想著要如何解決眾人的問題 , 而發明東西 , 不過原來 那樣東西 是否 有他與眾不同的地方 , 是很重要的 , 那就是產品本身的 "特色" !! 那將決定 是否吸引到客人的 "目光" !!發明的東西 一定要預先 預測它的市場性不然 將是 浪費之後所有的人力及物力 ,接下來 即要 考慮 技術層面及資金 !!腦力 !! 請努力的 轉動吧 !!
資管三乙 張力楟當你想出一個點子時,是要從各角度去分析,畢竟每個人的想法不同,但前提是你該如何把自己的產品推銷出去,畢竟產品的行銷很重要,就算你實用性好.外觀美,但沒一個好的行銷管道也是沒用的!而毆志明老師跟我們分享他的「好扯」膠帶,從這個產品讓我發現到它的實用性,以前常因為膠帶不黏又或者使用後會殘留東西在物品上而煩惱,但歐老師的發明增加了我們在使用上的方便性!其實發明是需要創造力及面對瓶頸時該如何克服,所以當你提出你的構想時,不要擔心自己的想法會被大家嘲笑或者不贊同,這些都可能會遇到,但換個角度想別人說不定會給你更好的意見讓你的瓶頸瞬間解決,而發現自己在這方面要加強,那邊擔心這邊怕,到最後不就等於零。
張貼留言
22 則留言:
資管三甲 何少華
特色~慢慢變成現在商品的標籤
"能用"~不再能滿足我們對商品的需求
同性質的商品越來越多~~
要怎麼樣別人買你的產品~~
和別人"不同"的特色就是勝出的關鍵~~
現在找工作似乎也能套用這套理論~
每位求職者都是商品~
公司是顧客~~
當每位求職者的能力差不多~~
要怎麼讓公司用你~~
什麼東西能讓你脫癮而出~
我想......就是"設計個人特色"。
我們的環境~不太希望我們"多想"
老師說什麼~學生只能乖乖照做~
父母說什麼~小孩只能乖乖接受~
長官說什麼~士兵只能忍氣吞聲~
如何用同樣的成本創造更大的利潤~
如何用更短的程式碼完成相同功能的系統~
要怎麼樣才能讓我們的生活更方便~
這些都需要我們去思考~~
而且是拉遠+多元的思考~
但只有思考~~是不夠地
還要去接觸、接近~~
一位沒接觸過管理工作的人~~
很難想出更造更大利潤的方法~~
一位沒接觸過報稅系統的programer
如何知道怎麼樣能簡短程式碼~
一位沒戴過圍兜兜洗碗筷的人~
怎麼會知道如何能讓圍兜兜在洗碗時幫上忙~
很多時候我們想東西~
都會認為當下想的就是最好的~
在被拒絕、被否認後~
就像連續被甩100次般的傷心~
成功、近乎完美的東西~
是需要經過多次進化地~
一顆讓世人瘋狂地鑽石~~
不是一挖出來就長那樣~~
而是需要很師傅"多次"研磨~~拋光~~
才能變成讓人願意掏錢買它來求婚或送老婆的鑽石
資管研一 施佳惠
在賣商品之前,先要把自己給推銷出去!
發明好的商品,更要讓人注意到商品。
創新不需要很高的科技,但是需要懂得法律,
以及懂得如何應用與整合其附加功能。
經過思維後,讓商品更具價值性。
透過科技帶動服務,服務增加科技價值!
多數的發明在於其高功能性,
但是可惜的是,外觀美觀性差,
不是一件受消費者親睞的商品。
需經過設計包裝後,成為一項商品販售。
建議可以把握三大要素:
1.市場 2.技術 3.資金
我們常常聽到成功發明人分享成功的路程,
但在那一些不成功的商品背後,
其實也是有它一番的努力與用心在裡面,
也許產品功能性很好,也很具市場需求,
但是,因為行銷通路、或者包裝等等的因素,
而造成商品無法有很高的銷售量。
就像歐先生和我們分享他的產品:
ETC防滑止墊,因為和ETC公司的政策相違,
所以無法一同與ETC銷售,成為一般性用品,
只能用更高的價格,在汽車精品行販售。
就是他毫不保留,分享他不成功的例子。
也許,我們可以記取前人的經驗與教訓,
和我們在創新發明的這一條路上,學習更多。
資管三甲 鄭亦淵
這一次的課程分為三個階段,第一個階段是自我行銷,陳鴻偉理事長讓我們從DIY製作一個名牌開始,動手做動手學,雖然看似不起眼的一個小小的名牌套,裡面卻有著大大的學問,在這堂課裡我們所學習的是建立人脈關係,因為人脈關係是發明家的重要資源。我想起之前聽鄧董的經驗分享時,他總是能脫口而出的說這個簡單,我幫你介紹XX先生,他是做這方面的專家,這個問題交給他解決就好了!諸如此類的談話。陳鴻偉理事長也給了我們一些的意見,希望我們可以儘快做好自己的名片,名片上面要有自己的照片,方便別人認識自己,此外也該開始學著去跟不認識的人交換名片。
第二堂課是腦力激盪,由中央大學資訊工程學系的一位同學的作品「防潑水圍裙」,布質的圍裙在洗碗的時候容易被水濺濕,而塑膠的防水圍裙則是會讓水沿著圍裙流到腳上,為了避免這些問題,同學的解決方案是在防水圍裙上面加上一塊活動式的吸水布。我們花了很多的時間在這個作品上面討論,我認為可以再擴大吸水布的功能,除了吸水以外可以當作抹布來使用,而且最好是再加上抗菌的功能,理事長也提供了一些看法與意見:
「發明人的創意通常只表達了功能!」理事長說除了功能以外我們可以進一步的去思考誰適用?是老人或小孩、圍裙的大小、使用的場合,去做不同的設計。我覺得如果是給老人或小孩使用主要功能就不會是防潑水而是防止衣服上的髒污,而且需要抗菌的功能。由市場或是贈品的考量,陳理事長則建議可以嘗試把圍裙設計成包裝的環保袋增強用途,售價與成本的定位則是考量到這樣產品能不能賺錢,這些都是陳理事長希望我們學習與了解,「發明作品」與「商品」的差異,商業的角度與發明者的角度是截然不同的,如果可以掌握這些原則然後修正與改進作品,成功的機率會更大。
例如黃宜珊同學之前所提出的作品,改良式牙膏開口以節省牙膏用量,如果從牙膏廠商的角度來看根本就不會接受這樣的產品,因為節省牙膏的用量與銷售量產生矛盾衝突,但是若轉為贈品或者由消費者的角度則會覺得這是一個很好的設計可以讓消費者省錢。
第三堂課是「與發明家的對話」,由歐志明先生來與我們分享,他們公司開發與生產的是「重複膠」這種膠具有環保零污染的特性,而且沒有殘膠的問題,歐先生也跟我們分享了他成功與失敗的經驗,曾經他為了掌握市場趨勢再ETC電子收費機開始推行的時候順勢開發了一個magic pad 的黏膠,希望搭配ETC使用,他一下子就把產品開發完成然後寄去給ETC的代理商,原本信心滿滿的他沒想到竟然被拒絕了,這個例子讓我們了解到產品的開發是需要透過充分的溝通與測試的,唯有充分的溝通與測試才可能開發出好的產品。
資管三甲 林姿雅
要讓別人認識你,就得想辦法讓別人注意到你,因此要把自己有特色的地方展現出來。
商品也是一樣的,要讓消費者購買你的商品,你必須想把法讓自己的商品引人注目,把商品的優點展示出來,而改進缺點,這樣才能增進買氣。
所以發明一樣東西出來,不能很直接的就想讓他上市,必須去思考這項東西的市場、行銷手法還有實用性等,讓產品的缺點越來越少,這樣銷售出去的機會也就會更高。
像歐副理事長發明出"好扯"這樣產品,但也把這樣的東西用在很多上面,讓他不單單只是雙面膠,也能夠變成一個防滑墊、黏貼性公仔等等,不停的想出更多的應用層,把市場擴張得更大,也同時能夠改善產品缺點讓產品更美好、更多用途。
歐副理事長現在雖然很成功,但也曾失敗過,不過他因為有了挫折,使得他後來發明產品更加謹慎小心。
所以不要害怕失敗,也不要擔心說出自己的想法大家不認同,這都是過程,因為與別人共同討論的同時可以得到更多,自己也能有所進步與成長。
應英三丁 孫婉婷
如何把自己推銷出去是一件很重要的事。課程
一開始陳鴻偉理事長就點出了這個重要的
想法,也點出創造與發明的課程中一直講求產
品的創意和特色的另一重要課題。雖然在學校
的學習課程中,有些老師會告訴我們銷售自己
的重要性,但始終沒有具體的點出how to
and why,而陳鴻偉理事長靈活的運用名片盒
教導大家如何讓別人能進一步的認識自己,加
深別人對自己的印象而達到推銷自己的目的,
讓平凡無奇的交換名片模式更人性化和有趣。
另外,最令我印象深刻的是陳鴻偉理事長提到
的"創意不一定要用最昂貴的東西最複雜的概
念去創造,如何讓人抓到產品的特色並吸引
顧客才是重點"。這句讓我想到為何3M日益受
顧客信賴且能與其他產品不一樣的理由了,因
為他們正是用最簡單的概念創造非凡的東西,
他們從日常中取材進而改良成屬於自身品牌的
產品,讓顧客用來更方便舒適,多了點細
心,也讓他們的產品的特色更加分明。
資管三甲 江亦仙
這次課程,傑出理事長派了題目讓大家腦力激盪說出對他的名片盒的看法,我覺得很有趣,大家都能動動腦說說自己的想法,不致於讓這個名片盒只是一個名片盒,他還有好多用途。真的很酷!
還有協理說的市場機制、生產及消費者角度,原來一樣東西,除了賣不賣得出去外,連生產也要考慮,還有消費者族群的鎖定。真的都很重要。
印象最深的還是歐副理事長的那個可以重複黏貼,並且洗過還可以繼續使用,真的讓我覺得這世上真是無奇不有阿!一項發明,從各個角度去看,要分析的還有很多,藉著大家討論批評指教,比自己慢慢想快多了,希望大家都能有東西可以成形。
很佩服陳理事長的獨立思考模式,經過兩次會議,發現理事長會不斷丟問題給大家思考,訓練大家對發明與創意的敏感度。剛開始的名片,除了表面上的實體,但實際上除了表達便利性以外,更是人際關係的延伸。後來翁先生在說明自己的發明時,和陳理事長都有個共同之處,兩位前輩的思考都很細膩,想想目前自己所思考的IDEA,不過都只是很表面的事物,發現了自己很大的缺點。
雖然現在的自己很挫折,但每次的經驗都是非常寶貴且值得好好珍惜。
資管三乙 蔡羽承
最近在想創意其實有遇到一些瓶頸
根據生活上的麻煩想出來的點子
總是會被自己推翻掉
不是不可行
就是沒商機
不過這次理事長有給了我一些新的方向
不管如何
做出的發明終究是為了賺錢
他說在賣商品之前要先把自己賣出去
要如何讓人家想買你的東西這才是重要的
所以想想其實也不用想的太多
找出能解決生活問題的方法後
剩下的就只是靠包裝了
只要創意有特色
加上良好的包裝
相信就能成為一個不錯的商品了!
資管四甲 彭怡欣
聽完整堂課後,讓我覺得印象最深刻的是,在課程開始時陳理事長就對我們說→你們賣的是什麼?那時其實我第一個直覺就是→我們賣的不就是商品嗎?就是自己的發明阿!但當答案揭曉時,陳理事長說:「第一個關鍵,就是要把自己賣出去,很多人在做簡報或介紹發明時,都忘了一件事,那就是先介紹自己,先把自己賣出去。」接著在跟陳理事長做著名片夾以及一一發表對於這個發明的優點時,讓我想起了自己以前在商業周刊上看過的一篇文章→人脈存摺。
這是一本屬於自己的財富存摺,無論我們在求學階段或是將來出社會後,人與人的接觸是不可少的,這時若能讓自己多去認識身旁的朋友、同事或者是同學,逐步的累積屬於自己的人脈,而在認識別人的同時,其實就是在推銷自己→把自己賣出去,就跟推薦商品一樣,要先了解自己的優點,改進自己的缺點,清楚自己的個性,才能把自己介紹給別人認識。而在這些過程裡,我們就會在每次的交友中學習、成長,更加清楚自己的個性及優缺點,當我們的人脈存摺累積越多時,我們所擁有的無形財富也就會更多了。
而在第二階段討論「防潑水圍裙」的創意發明時,更清楚了解到在當一個「創意者」的同時也要跨入「生意人」的思維。因為很多發明創意通常只表達了功能,而未能表達其外觀、耐用以及對於消費者真正的需求,所以在發明的同時,我們也須站在消費者的立場想想,我們的創意發明要如何吸引消費者,如何才能讓我們自己也想去買這樣的商品。
就像在最後的毆志明先生來跟我們分享他的發明「好扯」一樣,在他的發明上,我們看到了他的發明不但具備了方便性、實用性,可以重複使用以及可黏貼在任何地方的特質,在丟棄燃燒後也不劇毒性物質的環保特性上,對一個身為消費者的我就具有相當的吸引力,讓我想去買它。而一個如此優秀的產品,他依然還是有改良的空間,所以在我們自己的發明上,相信也還存在著能讓我們發揮自己創意改良的地方,所以我們要更加油、努力的去把自己的發明做到最好。
資管三乙 黃稚婷
一項產品
必須考慮許多要素
如有它的售價、外觀、市場、成本等等。
腦力激盪的防水圍裙,
他的想法很好,只是還差一些欠缺考慮的點,
所以榮譽理事長讓大家腦力激盪的為他想哪些還需加強改進。這種方式還蠻好的。
在多數的創意,通常都只表達了功能,卻忘記了它的外觀。消費者,多數購買一件產品,只要是外觀不起眼,通常也會被忽略。所以一件好的產品,也要讓他表現出它的功能,還有它的特色,很重要。
發明不是有想法就可以。也要去實踐,也不一定會成功。副理事長也分享了他失敗的經驗,
產是靠不斷得實驗,溝通出來的,不是有想法就能成功的。
陳理事長有提到,人脈存款是很重要的,人脈的來至於名片,這次學習到每一次的講座,可以向演講者索取名片,這不僅可以讓自己的人脈增加,以後相關的問題,也可以很快的知道要如何索取相關資料。
認識人,要記住人的長相和名字是相當重要的,以後如果再次相遇,能夠講出對方的名字,也可以讓對方感到很窩心。
另外,在求學階段,可以先想好自己未來的路,提早做準備,才不會措手不及。
對於中央大學的同學所以出的idea,我想學習的地方是,他將自己的作品做成PPT,畫圖動畫的呈現,可以讓聆聽者更容易的明白,這點是很值得學習的。
資管四甲 張貽婷
課程一開始,陳理事長很貼心的幫我們大家準備了名牌,從原本一張不起眼的紙,經過DIY之後就變成了一個超好用名牌!由此可以知道創一是無限的!後來有一位中央大學的學生來介紹他所發明的東西"防潑水的圍裙",在他開始講解之後,我不禁覺得:對耶!幫忙洗碗的時候,的確會有這個困擾。之後我們就針對圍裙和布做了成本和外觀的建議,也詳細得去討論了它的市場性。課程的最後,"好扯"歐志明先生來跟我們講了一些他的發明歷程,不同的事,他並不像大多的發明家,只顧著講他是如何成功,歐志明先生也告訴了我們他失敗的例子,讓我可以從中學習,IDEA是會經過許多的失敗而得來的!
資管四甲 林鈺聆
今天在陳理事長的授課之下,我了解到人脈是讓我們產品銷售出去和創意加倍益增的好方法,學習先將自己推銷出去,才能將產品推銷出去,我們將開始積極討論並且設計名片,實踐今天所立下的目標。
在後來的課程當中,看到中央大學資訊工程學系的同學作品,覺得他很為身為女性的我們著想,防潑水的圍裙實在很貼心,顧慮到避免圍裙沾濕會滴到腳上,在防水圍裙周圍加上活動是吸水布,也可以拆下來做抹布使用,真的是很方便又是家家戶戶必備的孝順母親節禮物。記得鄧董說過,發明商品的第一件事就是有沒有市場性,品質功能再好的產品,沒有好好的把產品推銷出去,再高科技、再便宜也都徒勞無功。
最後,歐先生的防滑墊是個有趣又實用的產品,在斜滑的桌上或是行動中的車子裡,都可以將我們的飲料或是怕摔的物品放在上面,甩都甩不掉,便利我們生活的一大發明,而這些偉大的發明是透過慘痛經驗累積,歐先生分享了失敗的案子和最後了解產品開發事前準備溝通是很重要的事項,我們必須謹記在心。
資管三乙 蕭昭明
這次的課程,因為家裡有事,沒辦法到現場去
真的覺得很可惜。
不過事後看了當天課程的影片
也提出一些心得
首先就是「讓別人注意你,如何把自己賣出去」,這也是在建立自己的人脈存款,當你在需要擷取一些資訊或是知識的時候,能夠更快的取得需求,不用多繞圈子。
再來是由中央大學的同學提出他們的創新發明,讓大家一起來討論,腦力激盪。
透過這樣的方式,可以找出產品的缺點,優點,甚至是更多的應用方法。也必須要考慮到發明人與商業角度的考量,是有很大的差別的。
最後是歐副理事長說跟我們分享了一些他的經驗,「必須要有充分的溝通與試驗才能夠有成功的商品」這事讓我學到很多的一點。
這是誰的文章?
-----------
賣的是什麼?
誰知道你是買什麼?
首先是讓自己被注意,如何讓自己被注意,就是要讓自己與眾不同,商品差異性愈高,勝出的機會愈高。
讓自己的想法能實現,並可以不斷的改進,讓自己的創新用在多方面,大家就會知道,你的商品,對我很重要,我需要它。
------------
請告訴我
yiyuan.cheng@gmail.com
我會幫你把文章放回去。
資管研一 許惠婷
今天的第一堂課
就是→賣自己
陳理事長說道~
"在人際關係裡頭,首先要把自己賣出去"
把自己如同商品般的賣出去、推銷出去,
想要賣自己,
首先,要讓別人注意到你,
其次,不要害怕跟別人要名片,
更不要吝嗇給人名片,
因為名片是建立人脈的起源,
而人脈~~正是金脈,
今天的每個人都有一個很特別的名牌,
從名牌上的凹槽、折痕、反折…等,
不難發現它處處有巧思,
在拿到名牌的瞬間,
我覺得它是個很酷的玩意兒,
對我來說,
它不只是個產品,還是個很好的幫手,
對於喜歡這種DIY的我,更是眼睛為之一亮。
第二堂課→創意不需要高科技
創意,也可以很簡單,
先由中央大學的兩位同學先介紹他們的創意後,再讓大家來做個思考與討論,
他們先從生活中的事情來引發創意再製成成品,在圍裙上動些手腳,就變成一個為人帶來方便的「防潑水圍裙」,
進而再去思考它的
外觀、功能、誰適用、成本、售價…等,
這樣的討論過程中,是有趣、是好玩的,
因為每個人對同一件東西都有不一樣的看法,
而簡單的產品要將思維拉得更廣或拉到其他地方。
每一個創意都是思考好、且具有價值的。
只是它本身的可用性、有用性、易用性、價值、外觀…等皆不同罷了。
社會利益來生產者/消費者/社會販賣者,
千萬不要以為自己的成本就是最低的,
在科技日新月益、思想無限創新的社會中,
永遠都可以不停的找到製作出比目前產品的成本還要低的方式。
創新發明的三要素
1.市場(它是藍海還是紅海?)
2.技術
3.資金
一個要到市場上的產品更需要考量到
1.價格
2.美觀
3.實用性(功能性)
4.市場性和市場價值
其中,產品最重要的就是它的"價值"
最後,由歐副理事長來與我們分享
他的產品與經驗,我想,最難能可貴的是
他願意同時分享成功與失敗的經驗給我們,
有不少人甚至是企業,在對外做經驗的分享
與傳承時,都只願意說出成功的案例,
卻很少人願意分享曾經失敗的案例,
能夠從失敗中記取經驗以求更大的進步、
更大的成功,
我想,這就是一個成功的人了。
資管研二 林建良
創意除了是把自己賣出去之外,另一個層面來說也是替自己創造龐大的利益。
以哈佛商業評論所提及的創新的要素在於,「廣泛、積極的利用資料和測試,來佐證、支持各種構想」。
就很像Google的search agent的技術,就是一種突破過去以往的技術應用。並開發了一個對網站之間的關係做精確分析的搜尋引擎,相較於過去的搜尋引擎(如yahoo等網站),準確性也越高,透過此技術也強化搜尋的能力。
當然這是一種技術創新的觀點,但就像理事長說的你要怎麼把自己賣出去,重點就是在於人脈。透過人脈,你才有辦法創造自己的價值。去想想,求學過程中是不是很多的人脈的協助。例如報考研究所的推薦信、社團或系會活動尋求協助同學或學弟妹的幫忙。
其實我覺得幾次課程上來,有一個很重要的觀點就是使用者需求在哪裡。任何一個專利或發明,重點還是有需求才會有供給。如果說只是一昧的強調創新有趣,那實質的意義在哪呢?所以當大家在想創新的同時,其實還是要思考實用性才有辦法提升產品的使用率。
最後,歐先生分享商品的成功與失敗的過程中,其實我腦筋浮想到另一個很不錯的案例。90年代初期荷蘭花卉交易市場導入資訊系統的個案,以當初導入資訊系統對於這樣的產業而言是一個很大的突破,且當初這樣的創新,應該能夠創造更多產業獲利的價值。但整個個案的結果卻是失敗的例子。這樣的結果跟大家常講的資訊科技的導入的成功這點上有很大的不同,很多時候會因為受到區域特性、消費型態的不同,而產生不同的結果。創新的重點還是在於市場性跟區域性。例如歐先生提及的防滑黏膠,在台灣這樣的發明是失敗的,但如果是把這樣的概念用到像美國這種高速公路電子化普及的國家,或許產品就會成功,因為符合市場性,相對的也符合市場需求。
當然,這也是創意發明中很大的特質,像哈佛商業評論2008年4月刊提及的,Googley在網路世界的成功,就是在「每一次的失敗,都醞釀著下一次的成功,每一次成功之後,都要求百尺竿頭,更進一步」。
所以失敗的過程,只是讓自己更加的突破自己的弱點,也可以經由失敗的經驗獲取下次成功的機會。
發明 一路上一定會遇到許許多多一定不是在
自己所涉略的範圍內 , 這時候自己能運用自
己的人脈去解決自己所需要的幫助 , 變成是
很重要的事 , 是有讓我想到七月的第一次月
會 , 老師要我們 做自我介紹一樣 , 如何讓
很多人認識自己 , 越多人認識自己自己也認
識越多人 , 那代表的自己擁有的越多的籌碼
雖然一直 想著要如何解決眾人的問題 , 而
發明東西 , 不過原來 那樣東西 是否 有他
與眾不同的地方 , 是很重要的 , 那就是產
品本身的 "特色" !! 那將決定 是否吸引到
客人的 "目光" !!
發明的東西 一定要預先 預測它的市場性
不然 將是 浪費之後所有的人力及物力 ,
接下來 即要 考慮 技術層面及資金 !!
腦力 !! 請努力的 轉動吧 !!
資管三乙 張力楟
當你想出一個點子時,是要從各角度去分析,畢竟每個人的想法不同,但前提是你該如何把自己的產品推銷出去,畢竟產品的行銷很重要,就算你實用性好.外觀美,但沒一個好的行銷管道也是沒用的!
而毆志明老師跟我們分享他的「好扯」膠帶,從這個產品讓我發現到它的實用性,以前常因為膠帶不黏又或者使用後會殘留東西在物品上而煩惱,但歐老師的發明增加了我們在使用上的方便性!
其實發明是需要創造力及面對瓶頸時該如何克服,所以當你提出你的構想時,不要擔心自己的想法會被大家嘲笑或者不贊同,這些都可能會遇到,但換個角度想別人說不定會給你更好的意見讓你的瓶頸瞬間解決,而發現自己在這方面要加強,那邊擔心這邊怕,到最後不就等於零。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