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8月22日 星期五

2008-08-21 心得分享[台灣傑出發明人協會]

各位的心得請於此繳交
請於8/28日以前利用意見方式回應本文章
*沒有去的人也要自行觀看當天錄影的影片撰寫心得*
** 回應請記得寫班級姓名、請不要用一堆【空格】跟【空行】**

ftp://163.25.152.82/ mcudream/ mcudream
(請使用ftp軟體下載 ex:FileZilla,用IE會出錯!)

回應範例(正確版):
資管四甲 鄭亦淵
心得:我的收穫......

================================
錯誤範例一(未註明班級姓名):
我覺得.....!@#$%^&

================================
錯誤範例二(隨便空行):
資管四甲 鄭亦淵
心得:
我覺得

這次

!@#$%︿&

所以!@#$%︿
================================
請大家不要一再的犯同樣的錯誤!謝謝囉!

18 則留言:

惠婷 提到...

資管研一 許惠婷

今天的第一堂課是由「名片」開始,
陳理事長說明在交換名片時應該注意的事項,
1.要直視對方。
2.給人家名片的時候要正面遞給對方,同時要介紹自己(最好可以用特別的方式介紹自己)。
陳理事長還教了我們一個小撇步,可以先把剛認識所拿到的名片放在書桌上,加強對這個人的記憶,接著,在行程記錄本上依照日期,
同時記錄當天行程,並貼上新拿到的名片,
記錄在哪裡認識這個人、拿到這張名片、並記錄特徵…等。
Cheers的雜誌上也有說,平常可以準備一個約十秒鐘的自介,在遞給人名片的時候便可以用這十秒鐘的自介來介紹自己,以加強別人對你的印象。

第二堂課就是創意大辯論,
由學弟妹們的產品中,我們分成正反兩方做辯論,還滿好玩的,大家的想法都很不一樣,
每一個產品都有"會購買的人",都有它的市場在,只是市場有大有小,也許下次辯論時可以加入"喊價"呢,何理事長也說出了至理名言「這都不是問題」。

陳理事長今天還說了兩句讓我印象很深的話,
1.不要被任何一個東西的形式所迷惑。
2.專利證書之所以叫專利證書,是因為要專注在利益上。
我想,這些道理、這些想法都很適用在生活上。

最後,有楊先生來跟我們分享一些職場上的經驗,事實上,在最後的這一段話裡,是很令人震撼的,裡面說的是一些我們平常不知道、沒聽過,以及料想不到的,真的很感謝楊先生的分享,讓我們有機會可以聽到這麼珍貴的內容。

這次的課程是暑假的最後一次上課,真的很希望大家能夠"再見",是學習也好、是分享也好、是認識也好、是腦力激盪也好,這一切都是最棒的。

匿名 提到...

資管四甲 彭怡欣

今天是暑假的最後一堂課,種種的課程下來都讓我獲得不少的知識。今天提到名片的重要,名片的重要性,它其實就是代表你自己這個人,你想要別人如何將你記得,你就要如何讓別人對你印象深刻;不論名片的外觀還是遞名片細節的種種,都是告訴別人你是個怎麼樣的人,讓我想起我之前在商業周刊上看到的一篇文章,文章的內容是在介紹一些公司裡的經理級的人物,他們如何去規畫他們所收集到名片,以及如何讓他們自己一目了然看到這張名片就會想起這個名片的作者。這真的很有意思,其中有個經理的方法,讓我覺得覺得很親切,當他收到名片後,回家會立即寫上那個人的特徵或是那個人給他的感覺;然後自製名片的格式,把那個人名片上的資訊,轉到電腦上的名片格式裡,整體上就是井然有序,而且非常有規畫,從這些動作看來,可以清楚的了解名片相當於你這個人給別人的第一印象。
第二項的課程,讓我覺得非常的好,大家對於別人所提出的ideas是否能很客觀的去做評論,其實這就是”就事論事”做事基本的精神。或許每個人對於同一件東西的想法和看法不一樣,但是辯論就是互相激起對方如何將這些想法用力的往更深更遠的地方推去,但這不是情緒化的語言,是場有智慧的對話,我看見每個人所提出的ideas都讓大家絞盡腦汁,互相評論它的好與不好的地方,讓當事者可以對自己的產品去做改進或是更甚入的了解。很開心暑假的幾次課程讓我過得非常的充實,希望以後還能有這樣的機會。

IAN 提到...

資管四甲 鄭亦淵
今天學了些什麼勒?今天的課程大概分成三個部份,一個是延續上一次的「把自己賣掉」自我行銷的部份如何交換名片?如何收藏名片?第二部份是資深媒體人「楊明哲」與我們分享行銷的方式與媒體的應用,第三部份是腦力激盪,每個人提出自己的想法讓大家一起討論。
這是一次激烈的腦力激盪,我提出來的idea是把LED燈嵌入「好扯杯墊」來做照明的用途,這個想法有人贊同有人反對,再這些討論聲中激發出更明確的方向。
一個發明作品的產生大概有幾個重點:
*信心
*表達能力
*成本
*技術
如果你對你的作品有信心你成功的機會就很大,所謂的信心是真正的信心而不是自欺欺人的強辯,表達能力則是展示自己的作品讓別人了解,作品轉換為商品時一定要考慮的「成本」這點跟賺不賺錢有關,技術面也是很重要的課題,如果技術達不到,想法再好也沒有用,當然技術也是很重要的背景知識讓自己清楚明白的去表達自己的作品。

不要被框框限制
有一個同學提出了伸縮鏡子的想法,她希望可以做一面大的鏡子,可以伸縮可大可小,大家都覺得這不太可能,因為把鏡子摺疊起來太過笨重,而站在正方的我覺得這是受限於技術的關係,過去我們總是把鏡子跟玻璃聯想在一起,總是覺得鏡子很笨重,不能折疊,但是如果我們跳出這個框框,如果運用其他的反光材料,也許鏡子可以像是投影布幕一樣捲起來帶著走,當然這是受限於技術的問題,如何讓可捲動的鏡子「平整」是很不容易的,因為不平整人會變形,為了平整把材料加厚,又會造成不易攜帶,但至少跳出這個框框以後很多的不可能都找到解決的方式了。

如何吸引國際媒體?
楊明哲先生跟我們分享的媒體文化與行銷有一個很重要的部份,如何吸引國際媒體,畢竟上新聞上媒體是大家渴望的,這是多麼有效的行銷方式,如何吸引國際媒體的目光呢?他告訴我們國際媒體重視「文化」,國際媒體重視的並不是產品本身的功能,因為他們沒有義務來幫產品背書、打廣告,如果要廣告自己花錢去買廣告就可以了!國際媒體重視的是跟文化有關的內涵,作品本身一定會有一個故事,而國際媒體就是喜歡報導比較人性、人文的方面,如果抓到這個重點會比較容易讓產品登上國際媒體。

匿名 提到...

資管四甲 林鈺聆

延續上一次的課程,這次我們大家都準備了自己的名片,而陳理事長也在課程中與我們分享交換名片應注意的事項,目前還是學生的我們可能還不能想到這些小細節對於以後的我們會有多大的幫助,陳理事長也分享了他對於其他人名片的態度,不但都有認真蒐集也仔細紀錄和對方的資訊,真的是很用心耶!
 
在討論idea的時候,大家分別提出正方及反方的想法,把不同的資訊相互交流增進idea發想空間,每個人的角度不同,創意無限,陳理事長的話很有哲理,「專利」就是要專注在利益上面。這句話把我們都拉到了現實面,生產產品的成本能不能被吸收掉是很重要的,畢竟虧本的生意沒有人想做。
 
最後很感謝楊先生的分享,讓我們增進對媒體業的認識,相信楊先生豐富的媒體經驗對於他現在在國際行銷的路上有很大的助益,也很感謝他的分享,行銷不單純只是在打廣告,如何讓產品可以更有深度更有吸引力,並不是花大錢在賣產品的特點就行得通的。
 
這是暑假最後的一堂課,很感謝發明協會陳理事長、歐副理事長及何理事長在這段期間給予我們的教導,也要感謝統一元氣館的襄理願意協助我們這項計畫的執行,在忙碌的工作之餘還親自參予我們的課程,分享了不同層面的想法,相信大家在他們身上學到的不只是發明、創意的理念及歷程,更多的是他們對於人生經驗的分享,真的是很受用的經驗分享。謝謝!

匿名 提到...

資管四甲 張貽婷

課程一開始,我們拿出了我們準備好的名片,陳理事長問我們:給人家名片時,應該要注意些什麼。我覺得要把自己的名片給別人的時候,一定要用雙手給別人,並很有禮貌的做個簡短的自我介紹,而在這個簡短的自我介紹當中,要怎麼樣讓人家對你印象深刻,之後,交換名片的人越多,就要好好學習如何收藏名片,而陳理事長也大方跟我們說他是如何收藏名片的,理事長把他所拿到的名片統一放在他的記事本,並記下一些關於名片主人的事情。

之後,我們和學弟妹各提出了一些idea,要讓大家討論並提出一些意見,不過這次比較不一樣的是我們把人分成了2派-正方和反方。看著大家一直辯來辯去,其實也蠻新奇、蠻好玩的。為什麼我們之前沒有想到用這種方式呢?
在課程的最後,楊先生跟我們說了一些,在當記者的時後遇到的一些經歷,讓我覺得很不可思議,也覺得很恐怖。

暑假的課程就告一段落了,真的很謝謝各位老師,把自己的經歷想法提供給我們參考,真的幫了我們很多,希望下次還有機會可以上課^^

匿名 提到...

這一次每個人幾乎都有準備自己的名片,每個皆具有屬於自己的風格,最重要的是,在交換名片時,必須注意的禮貌,還有要如何讓別人迅速的記得你的名字,想必要讓對方感到特別。
陳理事長教我,我的名字可以介紹,我叫袁潔,很高興能跟你結緣。我覺得陳理事長真的是一個很有創意的人,在很快的時間,他便可以想到許多別人想不到的點子,很值得讓我們學習。
另外,有位貴賓來至前鳳凰的記者,聽到他的經驗分享,有大吃一驚的感覺,他提到國際觀是很重要的,必須要從旁觀者的角度,看很多的事情,自己的想法才不會被侷限住。
最後,接連幾次暑假的創意課程,讓我受益良多,現在,每當自己遇到不方便的事情,都會想想看,是否可以克服。創意點子,就像老師說的,會跟著你一輩子。
專利→專注利益,真的只有這樣才不會走錯路,謝謝每位老師認真的指導。

匿名 提到...

最後一堂課了 !

一開始 , "前輩們" 還是不忘提醒大家

推薦自己出去的重要性

以及 如何遞交交換名片

大家都做出了屬於自己風格的名片 !

大家 可都是很積極的想推銷自己呢 !!

--

之後是 大家所想出來的產品的正反討論

不管是啥麼東西 大家都是積極的

用盡腦汁 把優點缺點 盡可能的提供出來

很有趣 很多小東西都變成了 無限創意

不過在最大的前提 還是 "讓你想要買嗎?"

---

之後 是 楊明哲先生的經驗分享

分享了 很多不是我們 上上網 看看電視

就會學習到的 "常識"

媒體業 是有他的 責任 與 義務的 !!

需要更有"國際觀"的記者 才是專業記者

其實 有國際觀的人力 !

也是業界 所需要 的人才阿 ! ( 加油

匿名 提到...

資管三乙 蔡羽承
這次課程的兩個活動,一個是延續上次的要把自己賣出去的重點,大家把做好的名片帶過來互相交換,如何讓人家對你的第一印象非常的深刻,除了自我介紹時的談吐表現外,最能發揮的大概就是名片了。再來就是分成正方反方來對大家的創意做個腦力激盪,是個很好的方法,往往自己在家想破頭都想不到的東西,在正反方的辯論中居然可以產生出許多讓人意想不到的新創意,陳理事長說:「要對自己的創意有信心」想想也是,自己在思考創意的過程往往會考慮太多,在介紹創意時就會因為這些不安因素而綁手綁腳的,若是自己都沒有信心,又怎麼能說服別人來投資你的產品呢?我們的出發點就是解決生活上的不方便,若真的是好的創意,因為一些小挫折而放棄那就太可惜了!

匿名 提到...

資管三乙 蕭昭明

這暑假的最後一次課程了,各位老師還是不遺餘力的分享他們的經驗。從一開始的交換名片,應該注意的禮節,之後的辯論大會,分為正方和反方來討論創意,最後由明哲保生先生來跟我們分享一些當記者的經驗,還有從記者的角度來看創意。這一些的事我很榮幸能夠在這暑假中學到的事。

很高興在這個暑假我能接觸到創新發明這一塊,也很感謝傑出發明人協會跟統一元氣館給予我們的指導跟經驗分享,這一切的一切都非常受用。相信大家都學到很多。專利,專注利益。我也會朝這方面去努力的。

匿名 提到...

資管三乙 張力楟

這一堂課程中一開始提到名片的重要性,當你把名片遞給對方時該注意哪些細節甚至禮貌性問題,尤其該怎讓對方留下深刻印象,像袁潔學姊的名子經由理事長介紹"與你結緣",就讓我留下深刻印象.

之後大家提出自己的idea與大家分享,而這次卻用另一種較特別方式"反方與正方"來辯解,也經由這個方式可以提出自己對這idea的看法及改善意見,一來也可以給當事人當作參考及改進,畢竟旁觀者的角度可以發現當事人產品的盲點.

而楊先生也與我們分享他之前當記者的經驗和行銷方面的觀點,如何成為大家的焦點以及國際觀的重要性.

最後理事長也給我們一些意見,在創意這一塊要該如何讓別人拿出資金贊助你而不是自己拿錢出來,而每一個人並不一開始就成功,通常是經過很多次的失敗從中得到經驗,成功都是來自於背後的失敗!

Unknown 提到...

資管三甲 何少華

我們很容易被眼前的事物迷惑,限制了自己的思考,有可能改變的東西,常常因別人的一句話,就否定了改變的可能性。別人的意見固然重要,但也不能因此而迷失自我,要試著走出自己的一條路,那條路...才是屬於自己的。

曾在某本書上看過一句話:當你遇到瓶頸時,試著將一切打散,你會看見新的出口。遇到問題時,第一個反應往往是:要怎麼做才能解決問題呢?當我們這麼做時,想法已經被侷限在問題裡了,試著把問題打散,或許能發現真正的問題,又或因小問題而找到解決之道。解決問題的方法不會只有一個,走出自我,才能看見更多。

這三次的課程,可說是收穫豐富,尤其是對人事物有了新的想法和看法。以前的我想法太直線,喜歡走捷徑,總覺得繞遠路是多此一舉的行為,現在的我會認為偶爾走走別條路也不錯,可以看見更多不同的東西,讓自己的視野更寬廣。現在我最想發揮創意的東西,就是我自己。有時會碎碎念、有時講話很枯燥、有時很龜毛,有時很固執...等等,都是會對別人造成不方便的東西,既然發現了不方便,是時候創造Idea來解決其他人不方便之處。

仔細看"利"這個字,會發現利是"拿刀收割穀物",所以專利是"專心拿著刀收割穀物"。現在的我(學生)還在插秧播種,正所謂欲速則不達,如果急著收割,反而不會豐收,慢慢發揮自己的能力,等時機成熟再來收割,我想也不遲。

匿名 提到...

資管三甲 林曼資

這次是暑假的最末堂課,也是令我感到最震撼的一課。除了繼續上一次的交換名片把自己先賣出去以外,最重要的莫過於腦力激燙IDEA之正負方。很開心一起學習的同學們過了個暑假可以想到很多很有創意的點子,經過各位前輩們、學長姐和同學間的思考,使創意變得無可限量。雖然自己提的IDEA有許多不足的地方,藉由理事長、楊先生和秘書的解說,我才能更清楚原來有很多平常我們不會看到的高水準技術,其實只在生活中的左右,只是不知道那些在眼前的成品是如何而來;還有很重要的一點,就像阿赤學長所提到的,「信心」和「表達能力」也是很關鍵的一個環節,這個部分我需要再做更多的努力,希望以後上台不會再緊張到語無倫次。

每每看到報章雜誌上有許多國內外大大小小的發明賽,總是對那些作品深表配服,希望有一天我也能夠變成像那些創意設計師。有些只是生活上轉個彎就能想到的點子,為什麼我們就是沒發現呢?如果哪天想到了一個很棒的IDEA,是不是也能夠設計得像那樣有質感呢?無論出發點是什麼,現實面總有點讓人感到些許的喘不過氣。
記得前幾天看到一則新聞,裡頭有一段訪問是這樣的「吳鍵宏、吳玟諭的父親吳台楨表示,「預防老人痴呆反應器」獲瑞士日內瓦、美國匹茲堡兩大國際發明展銅牌及特別獎後,長庚養生村及民間廠商曾來接洽,表達量產意願,目前正在考慮中,當初只是要讓孩子動腦而已,沒想過商業化。」

希望有那麼一天,我的腦筯在創意這塊可以靈活起來,為人們和這個世界製造更多的幸福。

楊先生最後分享了自己去阿富汗境內的經驗,印象很深刻,也使我想到之前曾經看過一本書,書的內容也有提到因為塔裡班政府的壓迫,使得那邊難民問題一直無法改善,那邊的路走來特別遙遠。
希望深在台灣的我們,能夠在所謂糧食危機中有所驚覺,因為在世界的許多處,還有很多難民們過著我們所無法想像的生活。

匿名 提到...

資管三乙 黃稚婷

交換遞名片,也是一種禮儀一種學問,
要直視對方;要用特別的方法介紹自己,
讓對方留下深刻映象;...等。都是要注意的地方。
腦力激盪的部份,由大家提出自己的創意,其他人當正方或反方,對產品做出建議,這方法還不錯,可以提升自己的信心,也可以對創意改進做到更好。
最後,還有楊先生分享的經驗談,關於他在媒體界體驗到的事蹟,和他現在往國際行銷方面的接觸,對於尚未踏出社會的我們,是很好的
分享,也很謝謝他。
一個人的成功,是愈見了許多挫敗後得來的。

匿名 提到...

資管三甲 黃政皓

今天的第一堂課是名片,必須注意到要直視對方,還要先唸一下對方的大名,以加深印象,並可以在一天結束之前,做統整,做筆記。
第2堂是創意分享辯論,發明專利,專注利益,每個想法都必須思考利益,成本等等,但是只要是市場需要,很多人會買,這些就都不是問題的問題了。在鏡子的案例中,大家腦力激盪,可以想出鏡子不一定是只有玻璃材質,是要跳出框架,這樣才能思考出更多想法。

匿名 提到...

資管四甲 黃宜珊

「你好,我是黃宜珊("宜珊宜珊"亮晶晶),請多多指教」課程一開始陳理事長教大家交換名片應有的禮儀及如何讓人對你的名字印象深刻,加速讓人產生一個記憶點。交換名片時要直視對方、面帶微笑、雙手遞上、正面朝向對方…等注意事項。

接著是Ideas辯論賽,大家分別針對各個ideas提出正反兩方之意見,在這個過程中,讓發想的同學不僅發現idea的不足,更重要的是幫助創作品能深而廣的多元發展而不再局限於自己最初的想法。在創新發明的世界裡,這一點是必須知道的。如同陳理事長所說:「當想法遇到瓶頸時,要先了解原貌,而後在改變原貌,如此才能走出困境。」同理,在人生的道路上遇到困難,苦無解決之道時,一樣,先改變自己就能突破重圍。在這幾次的課程中,陳理事長交給大家的不只是創新領域的知識、改變大家的思維模式以及待人處事的道理等。謝謝陳理事長的付出。

何理事長:「一個產品必須具備需求性、產品特點(新穎性)、創新性」在加上行銷得當,想要商品大賣,套一句何理事長的話:「這不是問題!!」。在辯論的過程中,我深深的體會到表達能力的重要性。「話要說的好、說的巧」讓人清楚的了解你想表達的意思後還不夠,還要試著說服聽者,讓他跟你站在同一陣線上、支持你。更厲害的人,他能將反對者說服成贊同。我想何理事長就是屬於後者,在台上清楚的表達、利用各種觀點說服台下的人。我想好的表達能力是邁向成功的必備條件。

匿名 提到...

資管三甲 江亦仙

印象最深刻的陳理事長說的,「專利、專利,專心注意利益」。雖然說聽起來像是一句笑話,不過我覺得真的有它的道理在。如果專利不能賺錢,讓人沒有想要購買的動機,就好像這專利並沒有解決人們的方便一樣,就不實用了。

話說這次課程真的很有趣,大家意見交流,彼此分享自身的idea。無論是否有效益,大家說說自己的意見,腦力激盪一下,不管是建議或反對的意見,通通可以讓分享者有更多的想法,都算有幫助。

這次來的貴賓很多,意見也多,每個人想法不同,幾乎都可以讓分享人去想到每一個構面,真的省力很多,幫助很大。很喜歡這次課堂的教學方式,比自己或單方面演講來的有益多了。

總之,這次課程真的讓人很開心,也大開眼界一番。

匿名 提到...

資管三甲 林姿雅
為了把自己推銷出去,所以今天大家都準備了自己的名片,讓大家可以很快的認識自己,並且陳理事長也特別指導了我們交換名片應該注意的地方,畢竟我們有機會交換名片的機會不多,所以有很多生疏的地方。
接下來就開始讓我們介紹我們每個人的發明,而且利用正反方來進行介紹,讓我們可以很快的明白我們的產品上所擁有的優缺點,還有協會裡的每個成員,也都非常熱心的提供我們好多好多意見與想法,真的讓我們受益良多;也更加了解每一樣東西所要具備的可行性。此外,陳理事長與我們分享了一句話,『專利,就是要專注在利益上』,因此,有了想法,有了可行性,更不能缺乏市場性,這樣所呈現出的東西就會更有價值了。
課的最後,請楊先生來結尾,從他資深媒體業轉至國際行銷,真的很厲害,他告訴了我們很多我們現在學子所缺少所該加強的地方,尤其是國際觀,眼光應該放得更遠,增加自己的見識,不讓自己侷限在狹小的範圍內,這樣就能讓自己的思路更廣泛。

匿名 提到...

資管研一 施佳惠

一開始,提到如何給別人名片應該注意的事項,理事長說;要給別人第一印象,先要把自己賣出去,這也是一種行銷。用特別的方式,比如說,和名字相關的諧音,讓別人清楚的記住自己名字。

理事長有提到一點,一項創意品,是給贊助商機會投資,而不只是需要別人的資金幫助。專利,就是專心注意利益。我們常常,只想到一樣創意,卻不具經濟效益,申請到專利也不代表產品的熱賣,所以我們可以將一項創意不受侷限的,換一個形式,或者是增加他的附加功能,應用在更廣泛的地方。

楊先生在最後的時候與我們分享,他多年來在媒體傳播界,與國際行銷的經驗,讓我們知道在就學期間所接觸到的知識,與業界實際的型態是有差距的。

這個暑假,在統一元氣館上課,幾位在創意與行銷方面很資深的創意發明家,與我們分享他們的心路歷程,讓我們在這一塊領域,有更深一步的認識,也真的學到很多以前從未涉略的部分,這份機會很難得也格外珍惜,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