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7月31日 星期四

【邏輯力】5W2H:從各種角度想問題

【邏輯力】5W2H:從各種角度想問題

更新日期:2008-06-30
記者:撰文 / 張鴻 yenyen@managertoday.com.tw

5W2H分析法又稱「七何分析法」,任何事情皆可用這7大面向去思考,對於不善分析問題的人,只要多加練習即可上手。 銷售成績為什麼一直無法提升?產品為什麼賣不出去?為什麼每次提的計畫總是不被主管採納……。碰到問題時,許多人腦海中浮現的第一個疑問就是「為什麼」,老是想不透,到底是哪裡出了問題?然而,問題解決專家告訴我們,與其不斷自問「為什麼」,倒不如先學會如何提出對的問題!誠如福特汽車(Ford Motor Company)前執行長唐諾?彼得森(Donald Peterson)所說:「多問一些對的問題,就不必花費許多氣力去找尋所有的答案。」在職場中,頭腦清楚、邏輯思路清晰的大有人在;但是,卻也有些人說話老是抓不到重點,講了老半天,大家還是聽不懂。碰到後者,就算是提醒他們說得「更聚焦一點、更具體一些」,也沒什麼用,因為所謂的「具體」,並非只要改變措辭或提升表達能力就能做到,而是要看當事人對於議題了解多深入、能夠分析到多細。換言之,對於問題不夠敏感,或是根本看不出毛病,其實與平時就不善於提問大有關連。大多數人之所以不知道如何問問題,最主要的原因就是缺乏訓練,而在所有邏輯思考法中,「5W2H」可說是最容易學習和操作的方法之一。

5W2H是在二次大戰時,由美國陸軍兵器修理部所提出,之後廣泛應用於企業決策和管理議題上,有助於工作者在思考問題時不會有所疏漏。

5W2H分析法又稱「七何分析法」,包括:Why(為什麼做)、What(做什麼)、Where(在哪裡做)、When(何時做)、Who(由誰做)、How(如何做)、How much(成本是多少)。

更詳細地說:
What就是確立問題,了解「目的是什麼?做什麼工作?」
Why是說明背景或提出問題,也就是「為什麼要這麼做?理由何在?原因是什麼?」
When指的是時間,設定「什麼時間完成?什麼時機最適宜?」
Who是對象,指明「由誰來做?誰來完成?」
Where是地點,確認「在哪裡做?從哪裡入手?」
How是方法,提出「怎麼做?如何做會更好?如何實施?做法是什麼?」
How much則是花費或成本,計算「要花多少預算?金額是多少?」任何工作如果缺少了這7個面向,即使提了案,也不會有具體進展。

舉例來說,如果只傳達「下禮拜四要開會」,卻未事先說明「從幾點開到幾點」「在什麼地點開」「開會目的是什麼」等訊息,與會者就無法安排自己的時間表。下次,當你再接到工作指令時,不妨試著用5W2H的角度去思考,相信做起事來更能事半功倍。

2008年7月24日 星期四

2008-07-24 心得分享 [台灣傑出發明人協會]

各位的心得請於此繳交
請於7/31日以前利用意見方式回應本文章

回應範例:

資管四甲 鄭亦淵
心得:
我的收穫...........

===============
照片



0724統一元氣館

0724創意發明研討會照片

0724統一元氣館

2008年7月11日 星期五

生活中尋創意 用「磁鐵」寫日記

生活中尋創意 用「磁鐵」寫日記
【聯合報╱記者陳曼儂╱專題報導】

2008.07.10 03:00 am



吳明坤可能是全世界發明最多軟性磁鐵產品的人,他得意地說,他可以讓磁場產生不同的變化。 他的「壯嬴磁鐵」成立於1980年,他絕對是最熱愛磁鐵的老闆。

創業28年 常被靈感吵醒

20幾年來不斷研究和開發軟性磁鐵,阿坤「用磁鐵產品寫日記」,至今有數十種國內、外的專利產品。直到現在,有時候睡覺睡到一半,靈感突然來了,他還趕快爬起來把靈感寫下來。

去年統一超商推出「小熊維尼書籤」就是他的專利發明。當時出貨量高達4900萬片,全台灣平均每人可以拿到2片。除了可愛的圖案、當書籤的實用之外,收集整套組合起來會出現完整的圖案。

看起來很簡單的磁鐵小產品,奧妙之處就是在於「一體成形」的磁性面。一般來說,兩片磁鐵要「異性相吸」才能夾在一起,市面上有15%的仿冒品是用不同磁性的兩片貼合,但他卻讓磁鐵一體成型、「磁性轉彎」。

阿坤說,軟性「摺疊」磁鐵靈感來自為父親做七七時,法師說,佛經不能摺,需要書籤。他什麼都愛用磁鐵做,研發了一陣子,終於克服了磁性互斥的問題,意外造成傳統書籤產業的震撼。

幾米書籤 店員搶到缺貨

他試作幾米系列的軟性摺疊書籤,放在誠品書店賣,沒過幾天就接到追加的電話:書籤竟然被店員搶購一空,沒有貨賣給客人。

萊爾富曾推出的「小丸子磁鐵相框」也是他的發明,。他不斷地開發出新型態的相框,像是相框書籤、相框文件夾,現在正在開發「不管什麼照片都可以符合的磁鐵相框」。

壯嬴目前以磁鐵書籤賣的最好,還延伸出各式各樣的花樣。
圖/壯嬴磁鐵、陳曼儂攝影
魚雁往返 變摺疊電話簿

1980年推出的磁性電話簿是他第一個發明作品,距現在已近30年。電話本拉開來頁面一層一層疊在一起,封面用兩片磁鐵吸起來,不會鬆開。靈感來自於寫情書時的一句話:「魚雁往返」,古時候的人常將書信結成雙鯉形、或將書信夾在鯉魚形的木板中寄出,他用磁鐵代替木雕,做出了磁性電話本。

他從生活需求中去找發明題材。將軟性磁鐵結合立體圖形,做出歐洲客戶最喜歡的華麗的立體浮雕磁鐵;因為常常找不到鑰匙,所以他做了磁性鑰匙圈,可以直接把鑰匙圈吸附在冰箱上;他還做「磁性鐵掛鉤」,掛在冰箱上,再重再多的鑰匙都沒問題。

北投女巫傳說有一樣「魔法指引」,吳明坤花了七年才研發出來。
圖/壯嬴磁鐵、陳曼儂攝影
強性磁條 童言觸發動機

曾有附近小朋友參觀他的公司,天真地說:「塑膠殼的磁鐵壓條磁性不強,多貼幾張紙就會掉下來,老師還會拿來打手心。」他因此開發出超強力磁條,磁性比原本傳統的塑膠磁條強1.5倍,價錢只要原來的6成,表面可燙金或網版印刷,重要的是柔軟,「就算拿來打手心」也不會破裂,傷了小朋友的手。

磁性其實是高深的物理學問,磁場互斥是高技術難度,但也是吳明坤著迷挑戰的地方,他與朋友合作,與幼教業者做出了一系列的幼教玩具和書本,還有磁鐵拼圖、磁鐵釣魚遊戲,甚至磁鐵穿衣娃娃等能一層層貼上的複合磁鐵產品,可以盡量地玩「混搭風」,多穿幾件也不會掉下來。

磁鐵書籤可以夾在看到的段落上,還可以在磁鐵內裡寫上心得或是留言。
圖/壯嬴磁鐵、陳曼儂攝影
磁浮列車 當紅幼教教材

玩弄磁性熟練的阿坤,還在1994年就做出了磁浮軌道列車模型,利用磁鐵磁極互相牽制吸引的原理,讓磁浮列車懸浮於軌道上跑。最近因為捷運、高鐵當紅,也有幼教業者下訂單做成玩具和教材。

魔法指引 推廣原民文化

北投女巫傳說有一種「魔法指引」,它可以依巫師的需求尋找掌管不同職務的諸神正確方位,以進行祝禱驅魔。日據時代後就失傳了,阿坤認為「魔法指引」應該是像羅盤一般所延伸出來的法器,他花了七年研發,將「魔法指引」重新呈現,並做成可愛的造型,想要推廣這失落的原住民文化。

風靡文具界的磁鐵書籤,能夠一體成形的秘密,就在於彎曲的磁力線。
圖/壯嬴磁鐵、陳曼儂攝影
磁性旗座 老爸陪著試車

「磁性旗座」則是選舉的周邊產品,可以吸附在汽車上面的座台,也是為了一個朋友想要掛候選人旗子在車上。

初期實驗,車速30到40公里時,旗座就飛離車體,直接打在擋風玻璃上,好不容易突破了40公里,50公里的時候又失敗,阿坤說自己簡直像個追求速度的賽車手。最後他打算戴安全帽上車,就算旗座撞破擋風玻璃也可以保命,沒想到父親卻突然堅持要一起試車,讓他很緊張,萬一又砸破玻璃就慘了。

不知道是擔心老爸生命安全的壓力還是靈光一閃,他馬上改了配件。在西濱公路上,父親嚇得大叫「太快了! 」但阿坤卻忘情地加速:「旗座還沒飛走啊!」直到父親大喊:「傻囝仔,破一百了!」他回過神來大叫:「成功了!成功了! 」

盡管產品多樣,但最重要的就是安全和耐用,每件作品如果正常使用,保守估計可用400年以上不會消磁,髒了還可以用水洗,這是阿坤的品質保證。

2008年7月8日 星期二

公東高工愛「發明」




〔記者黃明堂台東報導〕

公東高工在校長藍振芳身體力行下,掀起發明風氣。兩年來,師生集體或個別發明的產品超過10件,申請了數十件專利。

藍振芳是學文科的,但熱衷發明,5年前的第一件發明產品是「游泳機」,當時SARS正流行,泳池幾乎成了禁地,「既然有跑步機,也應該有游泳機,在家也能游泳!」就是這個構想,他發明了充氣式小泳池,上頭有支架及定點彈力線扣住泳者,可以在小空間原地游泳。這項發明取得專利,並授權給美國廠商生產,94年曾在世貿發明展展出。

兩年前接掌公東高工,這裡有機械、電子、繪圖等各種類料,集合了各種專業師資及生產技術,對他來說,簡直是發明天堂,於是他特別開設「創意設計」課程,所有年級、不分科別,每週都得上一堂創意課,透過發明來激發創意。

師生玩創意 產物超實用

到目前為止,學生腦力激盪的發明產物已有情人手套、自動收線吹風機、病人自動餵食器、兩秒衣架、自動脫水拖把,還有內藏刀、叉的環保筷。藍振芳也不遑多讓,個人發明物除了游泳機,還有隔音口罩、防苦澀泡茶保溫瓶、扯不破活頁簿,其他老師也有發明產品。

藍振芳說,發明最重要的能量是動腦,就算不是專業人士,只要多留意生活不方便,再蒐集資料、多問多聽,也能變成發明家。像自己喜歡隨身帶著泡茶保溫瓶,但茶葉浸久了會苦會澀,於是發明出倒立就泡,正放就水、茶分離的泡茶保溫瓶。

上課沒課本 腦力大激盪

學校的創意課程是沒有教科書的,老師出題目,學生們就開始激盪。像同學們覺得情侶冬天牽手時各自戴著手套,很沒觸感,於是發明出情人手套,兩隻手都能伸入,而且緊緊相握;兩秒衣架則是伸縮性,伸進領口,不管大人小孩的衣服,兩秒內就可撐起。

2008年7月6日 星期日

2008-07-03 心得分享

2008-07-03 心得分享

請大家利用「意見」的方式來回應分享自己的心得
分享格式如下

資管四甲 鄭亦淵
心得:
關於今天的開會討論,我的收穫......

ps請記得要註明班級、姓名喔!

2008年7月3日 星期四

新版專利檢索網頁

新版專利檢索網頁 http://twpat.tipo.gov.tw/

2008年7月2日 星期三

一起分享的商周文章






小二時寫的日記,奠定蘇意涵歸納、表達的基礎。攝影●黃大川
一個十七歲的小女生,用一分鐘的說明,在國際科展中,擊敗五十一國逾千名競爭對手,成為該獎項十年來,第二位獲獎的亞洲學生。

五 月十四日,美國亞特蘭大市,一年一度的英特爾國際科學展正在進行,一萬多坪的世界展覽中心裡,擠滿了來自五十一個國家、一千五百多名的中學生代表。 十七歲的蘇意涵,來自台灣,北一女高二學生。她站在不到一坪的展覽攤位,冷冷清清的,就在她攤位的對面,是去年得到青年科學家首獎的學生,整天圍滿了評 審,就像動物園一樣,「他的人數大概是我的十倍吧!」

「心裡很害怕,從來沒有那麼害怕過。」蘇意涵心裡拉鋸了十五分鐘,「但想到這是我自 己下的決定,而且,撐完這一天就完了,」當下,她踏出攤位,出聲攔截路過的第一位評審:「Do you have 5 minutes ?(你有五分鐘嗎?)」被拒絕了,她回攤位,又花了五分鐘鼓足勇氣出去攔,還是被拒絕。就這樣,她一連被拒絕了五次,「超難過的!」

終於,等到第六個評審說「Yes!」,她卯足了勁介紹,「我叫蘇意涵,來自台灣,我做的題目是均相沉澱法製備CZA觸媒之探討,這個實驗主要是要探討燃料電池的觸媒轉換效率……,」一口氣,她講了五分鐘。

「給我一分鐘」策略攔評審
擊敗一千五百名對手獲獎


到了下午,她繼續用五分鐘攔截手法,若碰到趕時間的評審,她則改口問「可不可以給我一分鐘」,就這樣,她又多「纏」到十幾個評審來聽她的實驗,「因為評審一人一票,更多人認識我的實驗,開會討論時就有幫助。」

過了三十八個小時,頒獎典禮上,逐一唱名得獎學生。沒想到,蘇意涵不但搶下化學科首獎,壓軸的「青年科學家獎」竟然也是「Yi-Han Su」。

她是台灣第一個得到英特爾科展最大獎「青年科學家獎」的中學生,獎金高達五萬八千美元(約合新台幣一百七十七萬元)。翻開此一獎項歷史,歷年的三十六位得主中,僅有六個不是來自美國,其中,來自亞洲的只有兩個,一個是二○○四年的中國學生朱元晨,另一個就是蘇意涵。

2008年7月1日 星期二

發明展相關資料

展覽名稱:2008台北國際發明暨技術交易展覽會

報名日期:97年3月10日至6月30日(配合參展報名日期)。
參展日期:97年9月23日 (星期二)至24日(星期三),每日上午7時至下午8時
網址:http://www.inventaipei.com.tw/chinese/exhibitor/kit.shtml
------------------------------------------

展覽名稱:2008IENA德國紐倫堡國際發明展
International Trade Fair "Ideas-Inventions-New Products"(IENA),


報名日期:2008/4/1起,額滿為止
參展日期:2008年10月30日至11月2日
網址:www.iena.org.tw


------------------------------------------
展覽名稱:2008美國匹茲堡發明展
Invention/New Product Exposition (INPEX)

報名日期:不詳
參展日期:June 11-14, 2008
網址:http://www.inpex.com/
2007年的資料是六月初


------------------------------------------
展覽名稱:2008瑞士日內瓦發明展
International Exhibition of Inventions


報名日期:NA
參展日期:4月6至9日舉行(今年已錯過!)
網址:NA

7/1電子教材

阿赤分享:



網路硬碟分享名稱:2008暑假課程
-----------------------------------


袁潔分享




鈺聆分享



貽婷分享



鴨子分享